Skip to main content

醫療新領域:一人一家庭醫生

311月 2023

醫療新領域:一人一家庭醫生

馮康醫生AM730

政府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倡每一位市民都要有一位家庭醫生。這「一人一家庭醫生」的倡議,到底是舊瓶新酒,還是新瓶舊酒?

1月15日,政府在政府總部舉辦「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研討會」,邀請醫社界別一眾代表出席。會上香港大學的林露娟教授發表講話,引證醫學文獻中強而有力的數據,清晰有力地闡述了誰是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在保障個人健康、預防疾病、控制慢性病方面、改善生存質量的角色,與及對增加醫療成效、減少不必要進入醫院的作用。她還說:「市民是知道甚麼是家庭醫生,和家庭醫生的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就不知道找怎麼樣的醫生做家庭醫生最好,目前以公營醫院主導的醫療體制,也沒有系統性地把病人轉介到家庭醫生跟進病情。

多年來,很多朋友會找我推薦專科醫生,或大學教授,或業內有崇高聲譽的資深專科醫生,解決他們身體上的一些問題,但要求推薦家庭醫生的就絕無僅有。這些朋友之中,不少其實最好是先看家庭醫生。身體的問題可大可小,單憑表面的徵狀,未必就能找對專科醫生。素未謀面的醫生,需要時間才能完全了解病者過去和詳細的病史。除非十分確定朋友的病況,一般來說,我情願介紹一名相熟容易獲得病人信任的家庭醫生。

其實政府和醫療界提倡「一人一家庭醫生」已經有20至30年,始終不成氣候,不為廣泛市民接納,必有原因。《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圍繞家庭醫生的建議,包括基層醫療名冊、慢性病共同治理、家庭醫生與專科醫生雙向轉介等,都不是新的建議。但把所有的建議加起來,透過設立基層醫療署、策略統籌採購處、及18區地區康健中心協調服務、調配資源,就帶來創新。加起來的創新,希望能夠帶來突破,把基層醫療發展推到新的領域。

《藍圖》的許多建議可能是舊酒新瓶,只要新瓶能夠讓舊酒變得香醇,豈不妙哉!希望很快地,再有朋友請我推薦醫生時,我可以優先推薦基層醫療名冊上的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