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醫療新領域:創造醫療社企 (刊登於 AM730)

044月 2019

醫療新領域:創造醫療社企 (刊登於 AM730)

胡志遠醫生

在遊走油尖旺,為籌備中大醫院而取經的過程裡,當然也聽到不少批評和質疑的聲音。當中有質疑中大醫院主要為香港境外居民服務、批評「教授唔專心教學生」、「公器私用」等等。私營醫療的同業對中大醫院的營運策略尚未了解,也擔心我們帶來不健康的競爭。也有不少傳媒朋友,提及私家醫院講求利潤,對於以教研為本的醫學院來說,會否有所衝突?中大醫院如何把兩者融為一體,發揮它應有的角色? 

雖然大學全資營運的醫院在香港是個全新的概念,但在美國、荷蘭、韓國等國家則非常普遍。這些大學醫院,都成功結合了教、研、醫的元素,以商業運作模式,既為社會各界提供服務,也促進醫學發展和培育人才。 

中大醫院也本著「醫療社會企業」的概念,透過非謀利的形式,善用經營得來的盈餘,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以肩負社會責任。例如建立健康管理和「治未病」系統,以至個人化、精準醫療設施等,為未來的醫療發展擔綱先行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中大醫院也運用資源直接支援公立醫院服務。例如以醫管局的收費,每年服務從醫管局轉介過來的一萬七千多個新症。同時亦會協助醫管局進行逾六千六百個日間手術,這也是醫療社企的實踐。

此外,中大醫院也定下以服務香港居民為主的方向。在與政府的協議中,為香港居民服務的比重必須佔百分之七十或以上;住院服務百分之七十以上也必須是套餐式收費,讓病人在接受中大醫院住院服務時更有預算。 

要達成以上的目標,中大醫院必須強調合作,聯合志同道合的私營醫療同業,共同建立一個健康的私營醫療服務環境,提供誘因讓更多病人使用私營醫療服務,減輕公營系統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