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特別公佈

健康資訊 專題文章

2711月 2023

醫路同行:留意「小中風」警號

劉玉麟醫生明報

2023 年 11 月 27 日
劉玉麟醫生——中大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醫路同行:留意「小中風」警號(刊登於明報)

當短暫出現中風徵狀,例如左右面部肌肉不對稱、一邊手腳無力,休息一會後問題消失,遇上這些情况,很多人不以為意,不着急去求診,但其實這是中風的重要警號,亦是防治嚴重中風的重要契機。

雙抗血小板治療可降風險

上述情况俗稱「小中風」,病徵視乎受影響的腦部區域而定,病發時與普通中風無異。這些徵狀一般會於24小時內緩解,如果病人能把握這段時間到醫院檢查,接受電腦掃描或腦掃描排除急性中風後,醫生會因應病人情况,處方3星期「雙抗血小板治療」,即阿士匹靈及抗血小板藥,臨牀研究顯示這方法有效減低病人未來3個月出現嚴重中風的風險。

香港每年逾3000人死於中風,為本港第四位致命原因。中風可以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兩大類,以缺血性較常見,佔七成;另外兩成為出血性中風,餘下一成為其他類別。平均中風年齡約70歲以上,年紀愈大,發病率愈高。

部分病人因慢性疾病導致血管栓塞或脆弱,甚至爆破,亦有些病人患有血液科疾病或心臟結構異常,容易出現血塊,阻塞腦血管導致中風。

此外,部分成因與生活習慣有關,例如未有處理好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這導致中風年輕化趨勢。當腦血管爆破或阻塞,沒有足夠血液流到腦部,便會令腦細胞缺氧壞死,並視乎受影響位置而出現不同病徵。

患三高高危者 盡快求醫

中風併發症可能會影響病人日常生活,需要家人貼身照顧,對病人本身以至整個家庭都有深遠影響。大家可以緊記這個口訣:「談、笑、用、兵」。「談」是指病人的表達或說話出現困難;「笑」是指病人面部表情不對稱;「用」是指病人一邊手腳無力;「兵」是指如出現徵狀,應「班救兵」致電999求助。上述病徵未必同時出現,當病人或其照顧者發現其中一些病徵,而病人又是高危一族,例如患有三高,便應盡快求助。等候救護車期間,同行者應保持冷靜,讓病人留在安全地方,減少不必要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