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
治療運動損傷
運動醫學運動醫學
治療運動損傷的方式取決於損傷程度,物理治療師會視乎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肌肉拉傷 (Muscle Strain) 及韌帶扭傷 (Ligament Sprain)
輕度及中度拉傷或扭傷:
運用PEACE and LOVE 原則,在急性期,保護、抬高及在受傷位施壓以控制腫脹,教導病人教導正確觀念。在亞急性期,即在初期的疼痛與腫脹獲得控制後,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循序漸進承受負重,刺激組織修復,重塑肌肉、肌腱及韌帶功能,以及增加肌肉的力量及耐力、平衡感等減少再受傷機會
除此之外,物理治療師亦會運用電療例如透皮神經電刺激、干擾電流治療等控制疼痛,超聲波治療促進受傷位置的血液循環,修復受傷組織,舒緩痛楚
重度拉傷或扭傷(即全部斷裂):
重度肌肉拉傷或重度韌帶扭傷需尋求醫生建議決定做手術與否
過勞性損傷 (Overuse injury)
在症狀發生初期,應該立即停止引起不適的活動,讓肌肉及損傷部位休息。可在物理治療師建議下,配戴合適等固定護具,避免反覆受傷
導致過勞性損傷的原因包括:
- 肌肉無力、缺乏靈活性
- 關節鬆弛不穩
- 身體肌力不平衡
- 訓練錯誤例如姿勢錯誤、訓練習慣錯誤等
在物理治療師詳細評估下,找出導致過勞性損傷主因,作出針對性的治療、肌力訓練或肌肉放鬆治療。
物理治療師會配合使用以下治療以作不同的治療目的:
電療例如透皮神經電刺激、干擾電流治療等控制疼痛
超聲波治療促進受傷位置的血液循環,修復受傷組織,舒緩痛楚
熱敷增加患處之血液循環及放鬆肌肉,有助舒緩痛楚
衝擊波治療以刺激軟組織重新生長,加速血液循環及促進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