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专题文章
0312月 2024
医疗新领域:「心聆」下的心理健康
冯康医生AM730
上月出席了「香港心聆」主办的一个演讲会,还听到行政总裁凌悦雯博士解说机构未来3年的策略计划。香港心聆是一个比较新的慈善机构,致力推动精神健康,成立至今才8年左右。我和其创办人Dr Lucy Lord比较熟悉。Dr Lord是资深妇产科医生,在中环一直领导Central Health医疗集团,最近才回英国。我和Dr Lord不时有交流保障医疗质素的心得,及社会面对精神健康的挑战。
香港心聆令我特别感到触动的是其「社区心活指南(iACT)」计划,为香港居民提供免费的个人心理健康支援,针对面对轻至中度焦虑症、抑郁症或情绪困扰人士,提供免费短期的线上心理支援。香港心聆还有在一些万宁分店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谘询。香港人近年来无论在生活上或者在工作上,都面对不小压力,埋藏着不少心理健康的问题。最近极其卖座的电影《破.地狱》,都说是因为电影反映了市民自身面对的困惑。
香港心聆的创新,还不单止在提供免费心理健康支援及谘询服务方面。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其训练心理健康主任(Wellbeing Practitioner)的计划。一直以来,香港的精神及心理健康服务,都依靠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及辅导员。但这些专业的服务提供者,人数有限,僧多粥少,在公营服务里轮候时间很长,在私营服务里则收费很贵,远远未能应对社会的需求。
我去香港心聆的网站看参与心理健康主任培训课程的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学位乙级荣誉或以上的成绩,最少两年学士毕业后,与生理或精神健康有关的工作经验;课程有自修内容、面授课堂及120小时受监督的临床实习。类似的培训计划在英国早有推出,在香港也有大学提供的课程。香港心聆培训活动的优点是除了心理健康主任,还有心聆大使、青少年情绪辅导员等不同程度的培训计划,扩大了心理健康服务的队伍,而且针对最有需要的青少年社群,贴近他们的服务。
香港心聆成立8年,不断推陈出新,开创精神健康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