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医策纵横:基层医疗再议(刊登于信报)

2610月 2021

医策纵横:基层医疗再议(刊登于信报)

冯康医生信报

上周,杨永强教授接受电视台访问,强调改革基层医疗的重要。他说随着人口老化医疗需求增加,增加病床固然有必要,「但是一味增加病床,只会使未来的医疗更加依赖医院和病床。」电视台还重播了特首的一个视频,说香港的基层医疗落后了30年!

其实,政府过去30年推出过不少试图改革基层医疗的政策措施。特首提的30年,想必是由她当年执笔撰写的基层医疗发展报告开始计算。那份报告,由杨紫芝教授主持的委员会策划,已故李绍鸿医生主导,所提建议落实至今,似乎和之后的许多改革一样,包括2003年把所有原属政府的普通科门诊纳入医管局,在泛起几圈涟漪之后,对基层医疗发展的整体格局,没有促成任何基本的改变。

那就是说,过去一切的改革,都只是小修小补,未能触及基层医疗和香港医疗制度问题的核心和关节点。

这次我要谈的,是有关长者医疗券的政策问题。中大公共衞生学院黄至生教授的研究团队,最近在国际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有关医疗券与慢性病筛查的普查报告,研究由香港团结基金资助,访问市民对使用医疗券支付心血管病风险筛查的认受性。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同建议的医疗券使用方法;许多上年纪的受访者都有做健康检查。

黄至生教授的研究,应该是延续数年前杨永强教授的研究,指出长者医疗券的使用,缺乏清晰策略目标,刺激了医疗消费,对市民的健康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政府利用公帑资助市民购买医疗服务,不宜乱石投林、漫无目的。医疗券的资助金额有限,不足以支付慢性病病人长期需要的医疗费用,但可以用来资助长者做身体检查,进行心血管病及癌症的风险筛查,推动疾病的及早防治。

医疗券用得好,可以成为发展基层医疗的重要策略手段,用得不好,就成为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