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医策纵横:健道同行

2111月 2023

医策纵横:健道同行

冯康医生信报

本月13日出席了「慢病共治计划」的启动仪式。卢宠茂局长在致词时说:「计划启动至今,近30间私营医疗机构、逾400名医生登记,涉逾600个服务点,逾七成医生将治疗诊症共付额设于政府建议的150元或以下。」这是一个很让人鼓舞的开始。

从管理及市场学角度来看,「慢病共治」是一个「蓝海策略」,即在目前基层医疗服务的营运框架下,以还未成为「病人」的隐性慢性病患者,创造新市场,改变既往市场规律,建立以家庭医生主导的服务模式。新市场为基层医疗带来新机遇,一定胜过在原有营运框架下进行改革。

但局长提到的数据,只是起点而已。计划成功与否,最后还要看市民参与的程度。先导计划为期3年,政府希望能够吸引20万名市民参与筛查,之后再将计划恒常化。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更多基层医生参与。政府在筛查、就医、用药各层面的资助,是很大的吸引力或拉力。要达到目标,或许还需要一些推力配合。

近年来,许多国家在推行公共卫生政策的时候,都会采用「轻推」(Nudge)的方法。这是建基于行为经济学(Behavioural Economics)的策略措施。新加坡在这方面最为积极,很多政策局皆设有Nudge Unit;日本许多地方政府也有从后追赶的势头,譬如在推动健康检查方面,日本的厚生劳动省在2022年公布了一部《轻推介入手册》,介绍推动市民做身体检查的各种有效方法,包括如何设计讯息发布、怎样给市民提供选择等。

「轻推政策」的设计与执行一般有三部曲。首先确定要针对的行为;跟着推动有关行为的动力及阻力;最后是设计与执行。其中英国「行为洞察团队」(Behavioural Insights Team)设计的EAST框架(E=Easy, A=Attractive; S=Social, T=Timely),广泛地得到很多Nudge Unit采用。

隐性慢性病患者为什么会「隐性」?这不会单单是认知的问题,很多时候和患者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局长宜考虑如何引进一些「轻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