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特別公佈

中大領航•醫研惠民

新聞稿

中大醫院獲古樹普洱茶義賣捐助長者認知障礙症篩查 55名長者受惠 近三成確診初期阿茲海默症

049月 2025

中大醫院獲古樹普洱茶義賣捐助長者認知障礙症篩查 55名長者受惠 近三成確診初期阿茲海默症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中大醫院)獲善長捐出珍藏古樹普洱茶作義賣,籌得逾34萬港元,支援懷疑有早期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接受進一步檢查。截至2025年8月底,是次名為「普利眾生」的活動共資助55名出現記憶問題的長者接受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及血液檢測,當中21人進一步接受中大參與研發的人工智能腦影像分析(AccuBrain®)檢查。這55名長者經評估後,16人確診阿茲海默症前期或早期階段,即接近三成參加者確診初期阿茲海默症。 四個參與是次項目的組織包括﹕保良局、基督教靈實協會、香港佛教聯合會及群生社慈善基金,他們安排懷疑有早期認知障礙症的60歲以上的獨居長者或雙老家庭轉介至中大醫院接受MoCA評估及血液檢測。血液檢測直接量度血液中微量的異常蛋白,包括p-Tau蛋白及神經絲,從而協助診斷病情,此檢查目前尚未納入公營醫院恆常檢測的血液檢測。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因應結果,安排有需要的病人接受AccuBrain®檢查,透過人工智能分析腦部磁力共振掃描影像,診斷病人是否患上認知障礙症。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鍾健禮醫生表示:「是次非常感謝各界善長的慷慨支持。現時,全港每10名長者便有1人罹患認知障礙症,而罹患認知障礙症患者中,超過60-80%屬阿兹海默症。中大醫院會繼續與中大醫學院合作,攜手推動認知障礙症的篩查工作,期望能提升大眾對此病的認識,協助更多患者早發現、早治療。」 中大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劉玉麟醫生補充:「本港80歲或以上的長者,平均每5人就有1人患認知障礙症,情況令人關注。不過近年研究發現,如果我們能夠在徵狀未出現前,及早預防,積極強化腦部健康,調整生活習慣,就能有效降低40%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病率。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關鍵。」

閱讀更多
重設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與香港浸信會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培訓護士

2017年6月19日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與香港浸信會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培訓護士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中大醫院)與香港浸信會醫院(浸會醫院)於今天(6月1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協議浸會醫院護士學校為中大醫院培訓登記護士,每年20個學額,為期5年,畢業生將受聘於中大醫院。    中大醫院執行董事馮康醫生說:「護士是醫院質素和病人安全的守護者,透過與浸會醫院的5年合作,將會為中大醫院提供100位優秀護士。這是確保護士人手的重要策略,亦是私家醫院間進行緊密合作的良好基石;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共同為市民提供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    浸會醫院行政總監余惠賢醫生表示:「浸會醫院護士學校自1983年成立以來,本著基督教精神,以實踐關愛作為教育理念,建立護士必備的優良品格、知識及技能,致力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全人醫治、妥善管理及符合道德的護理。這次與中大醫院的協作,不單是對護士學校的肯定,更希望為本地的醫療界作出貢獻。」    中大醫院將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放榜後招收護士學生,被取錄的同學,將獲全數資助學費,在浸會醫院護士學校修讀普通科護理學高級文憑(登記護士)課程。課程將於2018年1月8日開課,歡迎應屆畢業生及有志從事護理專業的人士報名。    為加強有興趣參加者對中大醫院的認識,特別安排簡介會提供詳細資料,詳情請瀏覽中大醫院網站:http://www.cuhkmc.hk/

了解更多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動土典禮

2016年12月8日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動土典禮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自2014年已開始籌劃發展全港首間非牟利及自負盈虧之私營教學醫院,以服務市民和提升教研水平,並為香港醫護體制作出貢獻。中大於今天(12月8日)舉行動土典禮,標誌著中大醫院的建築工程已順利展開。   典禮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常任秘書長(衞生)聶德權先生、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醫生、中大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博士、中大醫院董事局主席利乾先生、香港賽馬會主席葉錫安博士、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中大醫院董事局董事鄭維健博士、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中大醫院執行董事馮康醫生、民政事務總署沙田民政事務專員陳婉雯女士及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周勇先生主禮。超過二百名嘉賓及大學成員蒞臨典禮,場面熱鬧。   中大醫院由中大全資擁有,除了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亦將成為臨床研究、醫護教育與培訓的重要基地。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表示:「中大醫院是一間非牟利醫院,所有的盈利將會撥作醫院的長遠發展和支持醫學院的教學研究。醫院的使命,是要『開拓醫護新領域』。以不斷創新的精神,為市民提供優質先進的醫療服務。」沈校長補充:「醫院會以香港居民,作為主要服務對象。這是一所香港人的醫院;這是一所針對廣大中產階層醫療需要的醫院。」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表示:「中大醫院不但能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而且在醫院管理、臨床質素、服務標準,收費透明度等方面,都會為香港私營醫療系統的發展帶來良好的影響,造福市民。」他續指,中大醫院承諾會接收由醫院管理局轉介的專科門診及日間手術個案,以協助紓緩公營醫療服務的壓力。在這項伙伴安排下,將有助縮短公營服務的輪候時間,同時確保中大醫院所處理的個案更全面和多元化,並提升醫院的培訓質素。   香港賽馬會主席葉錫安博士表示:「中大醫院由馬會撥捐十三億港元支持興建,是馬會在醫療方面歷年來最大的單一捐款,充分顯示馬會對促進本港市民健康及福祉的承擔。我們很高興參與此重要的計劃,為廣大市民提供可負擔的醫療服務,同時紓緩公立醫院服務緊張的壓力。此外,中大醫院亦可與現時教學醫院的設施互相補足,加強本地專業醫護人員的培訓。」   中大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十三億港元支持興建中大醫院,項目其中一座臨床醫學大樓將以香港賽馬會命名,以表謝意。 中大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博士感激香港賽馬會、其他贊助者、熱心校友等對中大醫院的慷慨捐款,亦感謝香港特區政府、尤其是食物及衞生局的支持,以及衞生署、庫務署、地政總署、屋宇署、運輸署、土木工程拓展署、路政署、沙田民政事務處、沙田、大埔及北區區議會等的配合和協調。他說﹕「在眾志成城之下,我深信中大醫院能夠不負厚望,為香港醫療作出貢獻,為市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大學教研更上一層樓。」   以病人為本的優質醫療服務 中大醫院將引入先進創新科技及醫療設施,提供以病人為本的服務。醫院將提供七成「套餐式價格」住院服務,讓中產家庭可以高透明度及可負擔的價格享用優質醫護服務,填補公私營醫院之間的服務差距,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中大醫院所提供的醫療服務十分全面,包括﹕麻醉科、心臟科、中醫、急症科、家庭醫學、老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腫瘤科、眼科、耳鼻喉科、矯形外科及創傷科、兒科、藥劑、精神科、腎科及泌尿科。醫院將設16個醫療中心,24 小時門診、專職醫療服務、心臟介入治療中心、日間腫瘤治療中心、日間手術中心、放射診斷及介入中心、長者綜合治療中心、消化疾病及內視鏡中心、眼科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綜合專科門診、輔助生育中心、放射治療中心、運動醫學及康復中心、泌尿中心和保健中心,均由專責的醫療團隊提供服務。   優越地理位置  舒適治癒環境 中大醫院總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米,提供約600張病床,預計於2020年首季落成、第二季投入服務。醫院毗鄰港鐵大學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交通便利。   醫院的設計盡顯「以病人為本」的理念,讓病人能在舒適的環境下康復。醫院環境綠化,設庭院、花園及環保露台。病房間隔多元化,設單人房、雙人房和四人房可供選擇;病房設計優化使用者的活動空間、提升病人的私隱度,以及讓醫護人員的工作流程更暢順。此外,醫院亦採納多項友善設施,包括﹕不同顏色組合區分治療區域、清晰的路徑指示牌、專為長者而設的安全設計,以及無障礙通道等。   更多有關中大醫院的資料,請瀏覽﹕www.cuhkmc.hk/tc 請按此瀏覽更多活動照片: http://www.cpr.cuhk.edu.hk/tc/events_recap_detail.php?1=1&id=232&t=ground-breaking-ceremony-of-the-cuhk-medical-centre&s=

了解更多